目录
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
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美地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”项目简介 李牧;2+169学界名家
音乐学引领我走进希望的田野——岭南音乐文化学人自述 冯明洋;5-16+20中国民间文学前沿讲坛
口头与文本: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谫议 顾希佳;17-20
《口头与文本: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谫议》问答、评议与讨论 李梦;顾希佳;21-25本土美学观念的人类学研究
多元美学:构建审美实践的范畴整体 徐新建;26
本土范畴:多元审美的话语意义 徐新建;陆晓芹;郭明军;27-33
“大闹”:“热闹”的内在结构与文化编码 李永平;34-42
“闹”中的秩序重建 赵周宽;43-52封面说明
独弦琴 潘汁;42封底说明
瓷挂瓶·大吉 徐艺乙;52+170文化研究
从地方知识到史诗学术语:彝族史诗“梅葛”的内涵和外延 李世武;53-66
作为生活方式和审美交流中介的歌谣——以《三十二》主人公韦绍兰为个案 曹成竹;67-73视觉人类学
陶纹:规律认知的思维痕迹 邓启耀;74-88艺术人类学
迈向人民的艺术人类学概念阐释——以费孝通论文化艺术与美好生活的思考为起点 方李莉;89-97+108
灵韵的发生:本雅明艺术理论新探 孟凡行;98-108
民族艺术的认同空间:文化景观与地方表述 罗瑛;109-116
动态的文化生态与民族艺术释义的再生产——傣族乐器“光邦”名称的意义表达 金红;117-122艺术探索
花山岩画:“原始艺术”还是“具有原始艺术痕迹”——与朱媛博士商榷 邹芒;123-129
六代乐:“乐见其善”与“陈乐象德” 于平;130-141+160
从黄燮清到唐涤生:《帝女花》的艺术因革 倪彩霞;142-147+168
“跃进农民画”:乡村社会建设中的诗性表达 胡绍宗;148-155发现异邦
冲绳石敢当考察记 叶涛;156-160品文论艺
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宗教图景及其动力学——评岳永逸《行好:乡土的逻辑与庙会》 李华伟;161-168
稿约 116
购阅启事 129